关注积温年际变化 保证粮食稳产高产
黑龙江日报2月27日讯 近日,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1961年~2020年黑龙江省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积温带出现北移东扩现象。
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省份来说,气候变暖导致的热量资源增加,会对农业结构、种植制度和农作物产量产生重要影响。2022年,省气候中心完成了黑龙江省新30年(1991年~2020年)积温带划分。
牵一发而动全身,2023年,新划分积温带成果应用于黑龙江省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并全面推广,农业部门积极指导种植户科学选种用种,为促进粮食持续增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全省气候变暖 积温带重新划分 吕梁热点网
“我在集贤生活60年了,我小时候的冬天才叫冷。近年来,明显感觉冬天没有以前冷了。”集贤县农民张强说。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集贤县1961年~1990年积温值为2565℃,属于第二积温带,1991年~2020年积温值为2743℃,因此把集贤县调整为第一积温带。
省气候中心总工程师陈莉介绍,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有关规定,每隔10年对气候平均值进行一次更新,新30年积温与过去30年(1961年~1990年)相比,积温明显增加,1961年~1990年的第二积温带广大地区普遍演变为第一积温带,第三积温带广大地区普遍演变为第二积温带,第四、第五、第六积温带明显北移。
科学利用热能资源 保障粮食安全 萧山新闻网
新积温带变化为全省农业种植带变化、作物适宜区变化及品种更替等提供了有力借鉴。
“又到一年备春耕,今年想咨询一下农业专家,在我们这儿种植哪个大豆品种能提高产量?”嫩江市伊拉哈镇农民老王说。
嫩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刘月辉介绍,伊拉哈镇以往种植大豆以黑河43熟期为代表,需≥10℃有效积温2150℃左右的品种。随着气温升高、积温带北移,现在种植的是以克山1号熟期为代表,需≥10℃有效积温2250℃左右的品种。想要提高大豆产量,当地农户应根据积温变化调整种植的品种。
今年,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科研院校、种子企业和推广单位专家,对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进行了评定,筛选出适合全省不同积温带种植的主导品种306个,其中玉米40个、水稻36个、大豆46个、小麦14个、马铃薯18个、高粱21个、谷子8个、杂豆24个、蔬菜90个、黑木耳9个。 科技新闻网
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农业气象专家闫平说,新积温带划分后,农业专家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各地根据新积温带变化,科学利用热量资源,进一步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这既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又能避免气候资源变化带来的损失。
关注积温年际变化 避免越区种植
黑龙江省是全国气候变暖最显著的区域之一,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气候变暖更加明显,这对受热量条件制约的农业发展,利大于弊。
既然热量资源在增多,那是不是意味着某些不同积温带的品种可以试着种植呢?气象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陈莉说,要关注到积温年际变化较大,在1991年~2020年期间,各条积温带最暖年和最冷年积温差值在650℃~900℃之间,尤其是近几年夏季低温情况有抬头趋势,因此在积温带北移东扩的大背景下,还要关注积温的年际变化,在充分利用热量资源的同时,降低较冷年份越区种植的风险,保证粮食稳产高产。
另外还需注意到,气候变暖中城市化作用可能放大了积温增加量,尤其是黑龙江省广袤的农田大多距离城市较远,近几十年受城市化影响程度远小于气象站所受到的影响,因此需要适当考虑城市化影响,避免越区种植。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暂无
- 什么是流感和甲流?怎么预防?省疾控专家提醒! 2023-02-27
- 季节交替部分疾病进入多发期 市疾控专家这样提醒 2023-02-24
- 科学防疫 | 甲流来袭!注意与普通感冒有这些区别 2023-02-24
- 黑河旅检口岸恢复通关 2023-02-24
- 在大庆这491家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看病能报销了! 2023-02-24
- 大庆市这些区县可预约接种宫颈癌疫苗 2023-02-24
- 东宁:24日零时起,正式恢复! 2023-02-24
- @黑龙江人!气温起伏变化大,“春捂”千万不能落 2023-02-23
- 感冒发烧不一定是新冠!一图了解甲型H1N1流感如何防护 2023-02-22
- “乙类乙管”后,家庭备药要特别注意的几个事! 2023-02-22
- 关注积温年际变化 保证粮食稳产高产
- 什么是流感和甲流?怎么预防?省疾控专家提醒!
- 季节交替部分疾病进入多发期 市疾控专家这样提醒
- 科学防疫 | 甲流来袭!注意与普通感冒有这些区别
- 黑河旅检口岸恢复通关
- 在大庆这491家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看病能报销了!
- 大庆市这些区县可预约接种宫颈癌疫苗
- 东宁:24日零时起,正式恢复!
- @黑龙江人!气温起伏变化大,“春捂”千万不能落
- 感冒发烧不一定是新冠!一图了解甲型H1N1流感如何防护
- “乙类乙管”后,家庭备药要特别注意的几个事!
- 科学防疫|没阳过的孩子和老人该如何保护自己?
- 疾控专家:做好水痘诺如病毒的预防
- 黑龙江气温本旬波动大 出行安全需注意
- 收“废品”怎么还收出个“祸”?